为什么个人贷款申请总碰壁?中介一出马就成功?
作为一名曾经的银行信贷员,如今自主经营的从业者,我深知这其中存在不少信息差。今天就为大家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贷款用途的"潜规则"
银行对贷款用途有严格规定。比如你想申请100万经营贷,用途却写"子女留学",这显然不符合要求。或者信用贷款写明用于购房,这都是监管明令禁止的。作为信贷员,我不能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写,否则一旦被银监会查出,不仅客户受影响,我们也要被严厉问责。而中介深谙此道,知道如何合理包装。
金额大小的现实考量
办理50万和100万的贷款,流程完全一样,工作量并无差别。但在银行绩效考核中,大额贷款显然更受青睐。除非是领导交代或熟人介绍,否则小额贷款确实难以引起信贷员的兴趣。
客户态度的关键影响
信贷员也是普通人,客户的态度直接影响办理意愿。曾有位客户在疫情期间不停催促,一天三四通电话,语气还相当不客气。最终我以"资料不符合要求"婉拒了。良好的沟通态度往往事半功倍。
材料准备的学问
有些材料银行能核验真伪,有些则不能。作为信贷员,我不会指导客户修改材料,因为这存在风险。确实有客户会保留证据,事后反咬是信贷员教唆造假。中介则能帮客户准备合规又符合要求的材料。
利率优惠的门道
银行的利率优惠名额有限,通常优先考虑转贷老客户。对新客户,除非资质特别优秀,否则很难获得优惠。中介因长期合作,能争取到更多优惠名额。
综合贡献度的考量
银行讲究综合营销,除了贷款,还希望客户办理信用卡、存款、保险等业务。如果客户只做小额贷款,不愿配合其他业务,信贷员的积极性自然会打折扣。中介推荐的客户通常配合度更高。
理解这些内幕,不是教大家钻空子,而是希望申请人能更清楚银行的考量和规则,从而提升贷款申请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