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解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操作全流程,含贷款用途界定、申请材料准备(基础资质 / 项目材料 / 财务材料)、银行受理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及收回展期,助力企业合规高效办理固定资产贷款。
一、明确贷款用途与准入条件 用途界定:用于企业购置、建造、改造、维修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生产线等),不得挪用于流动资金周转或股权投资
准入要求: 依法注册成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满 1 年以上(部分银行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规(需提供项目备案 / 核准文件、环评批复等)
具备稳定经营收入与偿还能力,信用记录良好
能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抵押、质押、保证等)
二、准备申请材料 基础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 “三证合一” 证件)及最新年检证明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授权委托书(若委托办理)
公司章程、股东会 / 董事会关于固定资产贷款的决议文件
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卡(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关联的信贷登记信息)
项目相关材料: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项目备案 / 核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自有资金证明、其他融资来源证明)
财务与经营材料:
近 3 年年度财务报告(经审计)及最近 1 期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近 6 个月纳税证明、银行流水(证明经营稳定性)
与项目相关的购销合同(如设备采购合同、工程建设合同)
担保材料:
抵(质)押物权属证明(如房产、土地使用权、设备发票、存单等)及价值评估报告
保证人资质材料(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同意担保的决议文件)
三、提交申请与银行受理 提交申请:企业向银行对公业务部门(或通过企业网银)提交书面贷款申请,附带全部准备材料
银行受理:银行初步审核材料完整性与合规性,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材料不齐的告知补充
四、银行调查与项目评估 尽职调查:
现场调查:核实企业经营状况、项目进展、抵(质)押物真实性与状态
非现场调查:通过
征信系统查询企业信用记录,分析财务数据,评估还款能力
项目评估:
评估项目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率、现金流预测
测算项目总投资、自有资金比例(通常不低于 30%)、贷款
额度与期限匹配度
五、风险评价与审批 风险评价:银行根据调查与评估结果,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分析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确定担保措施有效性
分级审批:按银行内部贷审分离制度,由授权审批人(或贷审会)审核贷款申请,决定是否批准及批准的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
六、签订合同与办理担保 签订合同:贷款获批后,银行与企业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期限(通常 3-10 年,最长不超过 20 年)、利率(以 LPR 为基准加点)、还款方式(按月 / 按季付息,分期还本或到期还本)、违约责任等
办理担保:
抵押担保:到相关部门(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管局)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
保证担保:由保证人签署《保证合同》,明确保证责任范围与期限
七、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 落实放款条件:银行确认担保手续办结、项目按要求启动后,通知企业开立贷款专用账户
贷款发放:按合同约定发放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分为 “受托支付”(银行直接将资金划付给项目供应商)和 “自主支付”(企业按约定用途使用,需向银行报备),
大额资金原则上采用受托支付
八、贷后管理 资金监控:跟踪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用于约定固定资产项目,禁止挪用
项目跟踪:定期实地检查项目建设进度、投产情况,核实项目现金流是否符合预期
风险预警:监控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指标,若出现项目停工、还款困难等情况,及时启动风险处置措施(如调整还款计划、追加担保)
资料归档:整理贷款相关文件、检查记录、还款凭证等,建立完整贷后档案
九、贷款收回与展期 正常收回:企业按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贷款到期后办理结清手续
展期申请:若企业因项目延期等合理原因无法按期还款,需在贷款到期前 30 个工作日向银行申请展期,说明展期理由与还款计划,经银行审批同意后签订《贷款展期协议》(展期期限通常不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且累计期限不超过银行规定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