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操作全流程,包含申请材料(基础资料、财务资料、担保资料、用途证明)准备、提出申请、银行受理调查、风险评价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及贷款收回展期等环节,助力企业清晰了解办理步骤,高效申请流动资金贷款。
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操作流程一般如下:
准备申请材料: 基础资料:包括企业注册登记或批准成立的有关文件及其最新有效的年检证明,如营业执照等;经年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的税务登记证及近期的纳税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委托书;企(事)业章程或合资、合作的合同或协议;人民银行核发经年检有效的贷款卡。
财务资料:近三年年度财务报告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成立不足三年的,提交成立以来的年度财务报告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部分银行可能要求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其他资料:印鉴卡、法定代表人及授权代理人签字式样;公司章程对办理信贷业务有限制的,需提供章程要求的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或其他文件。
贷款用途证明:如生产经营计划或购销合同等反映客户资金需求的凭证、资料。
担保资料:若采取担保方式,需提供抵(质)押物的权属证明、价值评估报告,或保证人的相关资料,如保证人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同意担保的决议等。
提出申请:企业向银行的公司业务部门或对公客户经理提出书面贷款申请,并提交准备好的申请材料。也可以通过企业网银等线上渠道提交申请。
银行受理与调查: 受理:银行收到申请后,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调查:银行会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尽职调查,内容包括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状况、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等,对于有担保的贷款,还需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或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能力等情况。
风险评价与审批: 风险评价: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机制,对调查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贷款结构,包括金额、期限、利率、担保和还款方式等。
审批:根据贷审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银行会对贷款进行审批,审批人员在授权范围内按规定流程审批贷款,决定是否同意发放贷款。
签订合同:贷款审批通过后,银行与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等相关协议,需担保的应同时签订担保合同或条款,明确约定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支付、还款方式等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贷款发放:借款人在银行开立贷款账户,银行在确认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贷款发放。贷款资金的支付方式分为贷款人受托支付和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银行会根据贷款用途和金额等情况进行管理与控制。
贷后管理:银行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变化,确保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同时,银行还会定期对企业进行回访,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贷款收回:企业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期限,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贷款到期后,如企业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偿还,应提前向银行申请展期,经银行审批同意后,办理展期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