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的获客方式
小李最近频繁接到自称银行信贷部的电话,对方热情推荐低息贷款。起初他以为是银行优惠活动,直到有次按对方提供的地址前往,发现只是一家小型贷款中介公司,这才意识到那些电话都是中介冒充银行进行的营销。
贷款中介常通过电话营销开展业务,多数会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这些电话往往显示为普通手机号或非银行官方号码,即便声称是某支行,实际也与银行无关。这种冒用银行名义的行为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精心设计的话术技巧
有一次,小李接到一个特别的话术电话,对方先亲切地称呼他"李总",询问生意近况,随后才表明是银行个贷部经理,提供百万额度。这种话术让小李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介话术经过精心设计,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策略。对企业主会强调高额度,对上班族则突出低息优惠。这些话术旨在突破客户心理防线,激发贷款需求。
产品宣传的虚实
小李曾向中介咨询产品细节,对方承诺月息仅3厘,并夸赞他的资质优秀。但当小李透露征信有些问题时,利率立刻提高到年化15%以上。
中介在宣传产品时往往会突出优势,隐瞒限制条件。对于征信良好的客户确实能提供较低利率,但征信有瑕疵的客户实际成本会大幅上升。
征信评估的重要性
小李发现,专业的中介会详细询问征信情况,而新手中介则急于邀约面谈。有次他遇到一个特别热情的中介,后来才明白对方是想利用他征信不佳来收取更高费用。
专业中介重视征信评估,新手则更关注邀约数量。征信较差的客户往往被收取更高费用,因为中介清楚这类客户自行申请难度较大。
邀约过程的陷阱
小李曾被"已批贷""有额度可领"等话术吸引,后来才明白这些都是邀约套路。真正专业的中介从不会在未见客户前就承诺批贷。
中介常用虚假承诺进行邀约,包括声称贷款已批准、有闲置额度等。这些说辞都是为了吸引客户到店,实际并不存在。
谈判环节的套路
小李去过一家规模较大的中介公司,发现只有少数资深顾问真正懂业务。这些顾问虽然专业,但总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增加费用。
中介公司通常只有少数核心人员精通业务,这些人在谈判时会以各种理由加价。收费标准通常与客户征信状况相关,但实际成本并不会同比例增加。
操作流程的细节
小李最终选择了一家中介,发现操作分线上扫码和线下办理两种。当线上申请未通过时,中介要求增加费用才肯继续办理线下流程。
贷款操作主要分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审批快但限制多,线下流程复杂但通过率高。在转换办理方式时,中介常会借机加价。
识别可信中介的方法
经过多次尝试,小李总结出经验:要求提前查看征信、电话里就坦诚讨论费用的中介更可信。规模在20人以上的公司相对规范,老板通常不会过度关注单个客户收益。
专业中介会提前评估征信并坦诚沟通费用,电销人员多数不可轻信。与业务员沟通时要求对接产品经理,可以有效判断中介的专业程度。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更注重长期信誉。
中介的实际价值
小李最终通过专业中介获得了贷款,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中介不仅能精准匹配产品,还能提供专业建议。顶尖中介甚至能提供资金周转服务。
中介服务分不同层次:基础层仅提供产品信息,专业层能精准匹配方案,顶尖层可提供资金支持。真正专业的中介靠专业能力而非话术取胜。
选择贷款中介时需要保持理性,重点考察其专业能力和诚信度。提前了解征信状况,明确费用标准,选择规模较大、流程规范的中介机构,才能避免陷入营销套路,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