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到共赢的转变
老周是个性格温和的贷款中介,前些年因为投资失误欠下了七位数债务。2023年初,他发现农行网捷贷和工行融e借审批宽松,却苦于找不到合作的客户经理。后来他打听到某支行客户经理正在为家装分期和信用卡分期任务发愁,便主动帮忙营销这些难办的产品,带着客户去办理。几次合作后,双方建立了信任,客户经理也开始接他的贷款业务。有次老周得知客户经理喜欢陈奕迅,便借着演唱会机会送上门票,平时还会以"抽奖礼品"名义赠送些实用小家电。一年后,老周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了银行最欢迎的合作方之一。
贷款中介想要打通银行渠道,关键要找到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就像老周那样,先了解银行客户经理的业务难点,主动帮忙完成考核指标。刚开始接触时,对方难免会有戒备心理,这时候需要通过实际合作来建立信任。平时维护关系时,可以适当送些不贵重但贴心的礼物,最重要的是保持业务上的互利共赢。
直截了当的合作谈判
李总拓展广州市场时,采取了更直接的沟通方式。他明确告诉银行经办,自己可以提供存款支持和信用卡业务协助,这种开门见山的谈判反而赢得了合作机会。对于成本较高的产品,他们选择外包给专业收单机构,这样既保证了效率,又降低了运营成本。
这种合作模式特别适合业务量大的助贷公司。直接表明能提供的资源和支持,让银行看到合作价值,比拐弯抹角更有效。当然,前提是公司确实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资源。
银行主动上门的机遇
年底往往是银行冲刺考核指标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反而会有银行主动寻找合作方。就像某股份制银行的行长,因为普惠金融任务没完成,主动联系助贷公司寻求合作。虽然这些产品额度不大,但却是建立长期合作的契机。
把握住银行的需求痛点,即便是小业务也能打开合作大门。等建立起信任后,其他更优质的产品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总结:
打通银行渠道没有固定模式,关键在于找到互利共赢的切入点。无论是像老周那样慢慢培养关系,还是像李总直接谈判,亦或是把握银行主动寻求合作的机会,核心都是要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记住,银行需要的是能帮他们完成考核指标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来寻求帮助的贷款中介。